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都穆《砥柱》原文及赏析

2023-03-28 16:03:22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 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己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

  蔡氏《书传》 以三门为砥柱。《州志》 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若此。又按《隋书》 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 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孟子曰:“尽信 《书》,不如无《书》。”有以哉。

  成语有“中流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英雄人物。要想知道它的来历,要从砥柱山说起。而要了解砥柱山,不可不读都穆的《砥柱》一文。

  作为一篇游记文章,作者写了他游历砥柱山的情形。

  “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这一段文字,交代了作者游览缘由。癸酉,指明武宗政德八年,即公元1513年。道陕,经过陕州。陕州,即今河南省陕县。作者曾因使命到陕西,顺路访察山川形势,故宫遗迹,作《西使记》。会,恰值。佥宪,明代监察官员佥都御史的代称。作者一听到段文济说到砥柱山,便“跃然”要和段文济前往一游,但因公事在身,耽误不得,只好放弃了这一念头。五个月后,作者完成差使,返回到陕州。这时,段文济已先他而游砥柱山了。于是,作者就“决意”前往。前说“跃然”,后讲“决意”,充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游览砥柱山的浓烈情绪。

  接着,文章点明了作者游览砥柱山的具体时间,并说明了从游者。乙卯,十月二十一日。知州事,一州之长,与知州同。作者在知州颜如环所派州学生熊釜、张崇勉的陪同下,于十月二十一日前往砥柱山。

  作者离州向东走了二十里,停下来吃饭; 而后沿着黄河东行二十里,稍作休息; 又前行十里,来到了三门集津,即今所谓三门峡。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一旅程分三部分写呢? 因为,第一,这是他们行走过程的三个阶段,必须如实写出;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作者是要以此说明这次游览的艰辛,为下文的议论、说理作铺垫。

  “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是作者对“三门”的解释。接着,文章便对“三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摹。“水行其间,声激如雷”,可见其壮观美景。常言道: 无限风光在险峰。三门峡虽美,却也险,“而鬼门尤为险恶”。何以言之?“舟筏一入,鲜有得脱”。舟,船。筏,用竹木编排的渡水用具。鲜,少。作者不禁感叹道:“名之曰鬼,宜矣。”

  “三门之广,约二十丈”,是说三门的横长。这一句很重要。它不但是让读者全面了解三门的需要,而且,更是为后面的论证作论据。

  对三门的描述结束后,作者笔锋落向砥柱。“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这三句,分别说明了砥柱山对于三门的位置,砥柱山的大小,以及砥柱山的古迹。唐太宗碑铭,指唐太宗令魏征为柢柱山写的碑铭。魏征《砥柱山铭》云:“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文章题为《砥柱》,可为什么对砥柱的描写仅此寥寥数语,而对三门的描写却较为详尽呢? 这是由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目的——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批驳、纠正谬误——所决定的。

  三门峡与砥柱山,原为两处,但历来不少人误为一处。宋代蔡沈《尚书集传》注《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云:“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陕州陕县三门山是也。”这是“以三门为砥柱”。《河南通志·山川》也说:“砥柱山在陕州东四十里黄河中流,《禹贡》导河东至于底柱,即此石,形似柱,故名山。有三门,禹凿以通河。”《河南府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俱误以砥柱即三门山。

  人们为什么会将三门山与砥柱山混而为一呢?作者在文中对这一问题已从侧面作了回答:“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也正基于此,人们以为这一“巨石”即为砥柱。其实,它是三门山而不是砥柱。“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这是作者的想象之言,是作者对三门山成因的猜测。

  蔡氏及《州志》的作者等,由于“皆未尝亲临其地”,故出现了“谬误”的记载。而作者正由于“亲临其地”,故能对“谬误”的记载加以批驳、纠正。另外,作者还对《隋书》的有关记载提出了怀疑。

  《隋书·炀帝本纪》载:“大业七年冬十月己卯,底柱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作者在游览中观察到: 砥柱山正矗立在黄河的急流之中; 它的上面,没有土壤和树木; 况且砥柱山一带黄河的宽度仅如三门——“约二十丈”。所有这些,哪有砥柱山崩塌的迹象? 又怎么能出现黄河因受阻而倒流数十里的事情呢?“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这是作者对产生错误之说原因的探讨。作者的怀疑与探讨是有一定道理的!

  仅对一砥柱山的记载,《书传》、《州志》以及《隋书》等典籍都存在错误、不实之处,作者不禁想起孟子所说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书》即《尚书》。典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为《尚书》 中的一篇。孟子的话的意思是不要过分相信书本。这是对的。一个人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深入实践,做到以知识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知识、丰富知识。

  “有以哉”,意即有通理啊! 这是作者的由衷之言,是作者亲游砥柱山后对孟子的话所作出的正确评判!

  说到这里,我们便自然理会文章开头的一段话:“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这是作者游览砥柱山后提出的观点。作者将这一与历史典籍记载不同、与世人看法有异的观点放于文首,为的是惊人耳目,引人入胜; 同时,也是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功用!

  这篇文章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主要在于阐发“欲知此事必躬行”的道理,但道理不能离开事实而存在。为了能将事实与道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作者首先写了游历三门山、砥柱山的情形。在描写的同时,作者注意指出三门山与砥柱山的不同,为下文的说理作铺垫。在记叙、描述了游览的基础上,作者联系蔡氏《书传》、《州志》以及《隋书》等典籍的有关记载,进行批驳、纠谬,并指出致误之因,从而得出了不能尽信书的结论。

相关推荐

  • 朱熹《百丈山记》原文及赏析
  • 陈子昂《白帝城怀古》原文及赏析
  • 钟芳《登黄金台记》原文及赏析
  • 王之涣《登鹳鹊楼》原文及赏析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赏析
  • 赵抃《登蓬莱阁》原文及赏析
  • 王得臣《登莲花峰记》原文及赏析
  • 智舷《登石笋矼》原文及赏析
  • 陆游《登灌口庙东大楼观岷江雪山》原文及赏析
  • 钟惺《登泰山玉皇顶》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