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原文及赏析

2023-03-13 15:08:38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①,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②,复逐胡风过铁关③。

  交河城边鸟飞绝④,轮台路上马蹄滑⑤。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这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岑参在西域所写的送别诗,有一突出特点,就是往往先以大篇幅描绘出塞外奇景,于诗的结尾处方点出送别之意,所以他的这类送别诗同时也是出色的写景诗。这首诗大笔纵横,勾勒出西域地区大雪奇寒的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气壮山河的阔大胸怀。结尾之处折青松赠别,更显示了诗人的非凡志趣和与友人之间坚贞不渝的高尚情谊。

  “天山”二句以重笔横出,先描绘出天山的千峰万岭,都早已是素裹银妆,经过大雪的装点,更显得崔嵬非凡。而阴云聚积不散,正是一场更大风雪来临的前兆,为下面的描写雪景作出铺衬。“北风”六句,句句挟带,连续使用六个地名,不仅增加了描景的真实感,也充分写出了塞外雪景的阔大神奇。天山、赤亭;银山、铁关; 交河、轮台,都在当时西州附近,分布于天山南北,也是诗人及友人当时活动的主要区域。一夜之间,北风骤起,大雪纷飞,连天山上的积雪也明显变得更厚了,极力写出雪势之猛,积雪之多。接着又通过汉月、胡风、鸟绝、马滑,从各个不同角度描绘出这场大雪的不同寻常。大雪明兼汉月,快逐胡风,连鸟都飞散殆尽,凝雪路滑,马更不堪行走,不仅渲染了雪势之大,也暗示出友人此行的艰难,为下面的送行先作出铺垫。

  以上六句着重渲染雪势之大,来势之猛。“晻霭”四句通过“虚实”两种不同表现手法,转写大雪带来的奇寒。满天大雪整整下了一天,直到天色欲暮之时才算停止,但天空中依然是阴云万里,惨淡凝结,眼下雪停只是暂时的,而山阴悬崖之间,已经是坚冰千丈,纵横交错。可以想见大雪所带来的奇寒令人触目惊心。这种景象是诗人由想象而来的,因而是虚写; “将军”二句则是由在军队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的,因而是实写。通过 “虚实”两种对照描写,将雪后的奇寒写足写透,更可显示出此次送别的不同寻常。

  最后四句,有如画龙点睛,指出送别本意。而以折青松赠行送别,更是奇思奇想,出人意表。唐人送行诗,触目可见者都是折柳送别,以至成为当时诗中的熟语套语。诗人不袭人言,实发奇想,以折松代替折柳,不仅语新意奇,而且也正符合此诗中送别时的环境条件。诗人送别,不是在长安,而是在远处天涯的塞外,季节又是处在隆冬,自然是无柳可折。在大雪的淫威之下,万木凋零,唯有青松挺拔,迎风斗雪。折松送行,也正可借此激励友人要有青松不畏严寒,不怕风雪的精神,祝愿友谊有如青松,常青不衰。同时表现出诗人不学杨柳随风飘摆,遇寒凋零,而爱青松坚贞不渝的刚毅性格。前人评岑参 “意奇语奇”,此诗的结尾典型地代表了他的这种特点。

  这首诗结构新颖,突破一般送别诗的结构形式,写送别而以描景为主。描写塞外大雪奇景及雪后奇寒,意境阔大,景象新奇,开前人所未有,新时人之耳目,结尾之处折松赠行,寓抒情于叙事之中,一洗送别诗缠绵悲戚之态,读之令人豪情激荡,感奋不已。

相关推荐

  •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原文及赏析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原文及赏析
  • 《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原文及赏析
  •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文及赏析
  •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原文及赏析
  • 《赠李十六》原文及赏析
  • 《别李协》原文及赏析
  • 《送别萧二》原文及赏析
  • 《丹阳送韦参军》原文及赏析
  • 《上湖南崔中丞》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