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韩瀚》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这首诗很短,读后却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确是一首有“重量”的诗作。
诗贵精炼。这首短诗,极为浓缩,只有五行,二十七个字,可思想内涵却是丰富的。诗人歌唱了与“四人帮”作坚决斗争而英勇牺牲的张志新烈士。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几千字也难以写完。当时确也出现了不少诗歌,而此诗却独辟蹊径,另立新意,给了人们深刻的印象。开头两句,出语不凡:“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带血的头颅”,这是充溢着悲壮之情、使人颤栗的词语。它使人不由想起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凶残,想起张志新烈士自觉献身的英雄气慨。“生命的天平”是衡量人的生命价值的天平,它将衡量出一个人的死,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如今,“带血的头颅”一放在这天平上,就“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可见“带血的头颅”何等重,“苟活者”何等轻。强烈的反差,充分显示出张志新烈士与“苟活者”之间的生命价值的巨大差距。诗使用了“她把……”的句式,表现了“她”的主动,突出了烈士为真理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诗既歌唱了伟大的张志新,也鞭挞了软弱的苟活者。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苟活者”既是指那些贪生怕死之徒,也包括了许多缺乏认识、不敢斗争的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了诗人在内,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深切体会此诗振聋发聩的意义。
诗贵创新。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自己那颗“带血的头颅”放在天平上称斤论两,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生命的天平”,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苟活者”一起都放在天平的另一端,但诗却恰恰这样写了,因而给人一种新鲜感。诗人大胆地驰骋想象,创造出饱含着情思而又高于生活真实的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鲜明的憎爱。
乍一看来,诗人的想象悖于常理,其实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来自于生活:为正义而牺牲者抛头颅、洒热血,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是十分崇敬和景仰的,因此可以说,人民群众的心里确实存在着一架“生命的天平”,这架“天平”能够衡量历史上的“是”与“非”,伟大和卑鄙。
此诗通过这个巧妙的构思,将“虚”与“实”结合起来,从人们的意念中提炼出具体的形象,创造出精警而新奇的诗篇。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