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诗歌散文 > 现代诗

季莫菲耶夫诗歌《婚礼》原文及赏析

2020-12-17 11:13:45

  〔俄—苏〕 季莫菲耶夫

  我们的婚礼不在教堂,

  没有红烛,不戴花冠;

  没有通常的典礼仪式,

  没有例行的婚歌颂赞!

  在昏暗的松林,

  黑夜为我们主婚;

  多云的天空、

  黯淡的星辰,

  是这婚礼的证人;

  怒号的狂风、

  不吉的鸦鸣,

  算作礼乐齐颂;

  悬崖和深谷,

  权充傧相,

  爱情和自由、

  为我们铺展新床! ……

  这婚礼,朋友和熟人

  一概没有邀请;

  但也有造访的客人——

  都是主动光临:

  风雨大声喧嚷,

  雷电彻夜轰鸣;

  大地伴着天空,

  通霄开怀畅饮。

  火云端来佳肴,

  向客人奉献殷勤。

  森林和树丛,

  喝得大醉酩酊。

  古柞醉卧在地,

  不断发出呻吟;

  雷雨寻欢作乐,

  直到夜色退尽。

  不是妯娌,不是公婆,

  不是悲惨的奴隶生活,

  是那破晓的晨光

  把我们的睡梦点破!

  东方泛起了红晕,——

  那是新妇的羞容。

  纵情饮宴过后,

  大地恬静安宁。

  欢快明亮的阳光,

  逗弄得露珠儿晶莹。

  田野披着节日盛装,

  花红草绿,欣欣向荣。

  传来了热情的祝贺,——

  那是松林的哗哗响声。

  赞叹着,微笑着,

  大自然充满了激情……

  (姜长斌 黄树南 译)

  季莫菲耶夫(1904—),苏联文艺学家。1925年毕业于勃留索夫高等文艺学院,1940年获语文学博士学位,1947年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他的著作《诗歌理论》(1939)、《文艺理论原理》(1940)、《文艺理论问题》(1955)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举行婚礼的场所“不在教堂”,而“在昏暗的森林”,新郎新娘手中没有“红烛”,新娘头上也“不戴花冠”,主婚的是“黑夜”,婚礼的证人是“多云的天空、黯淡的星辰”,傧相是“悬崖和深谷”,婚歌婚乐是“怒号的狂风、不吉的鸦鸣”。婚礼没有邀请所谓的“朋友和熟人”,参加的只是不约而来的大自然的宾客。婚礼进行中,“风雨大声喧嚷,/雷电彻夜轰鸣;/大地伴着天空,/通宵开怀畅饮。/火云端来佳肴,/向客人奉献殷勤。/森林和树丛,/喝得大醉酩酊。……,直到夜色退尽。”新婚之夜过去,迎来了恬静的黎明,叫醒新婚夫妇的“不是妯娌,不是公婆,/不是悲惨的奴隶生活,”而“是那破晓的晨光”,展开在新婚夫妇面前的是“明亮的阳光”,晶莹的“露珠”,“田野披着节日的盛装,/花红草绿,欣欣向荣”,“松林的哗哗响声”向他们“传来了热情祝贺”。

  诗人笔下这场“婚礼”自由、热烈、奔放,像一幅壮丽多彩的画卷,像一曲豪迈雄伟的乐章。诗人示意人们只有在这个理想的境界里才能享受到“爱情和自由”,才能寻找到“欢乐和幸福”。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见长。

  全诗三个诗节,每个诗节都是两种婚礼的鲜明对比:一方面是现实的世俗婚礼,一方面是理想的婚礼,前种表现比较简练,后一种描绘详细充分,这种详略的不同暗含着诗人的褒贬爱憎。对理想婚礼的描绘,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才能,从婚礼的开始到婚礼的进行,从“风雨喧嚷、雷电轰鸣”的婚礼之夜到婚后第二天“恬静安宁”的黎明,无不描声描色,形象生动。在诗人描绘的色彩瑰丽的理想画面上,又饱含着诗人的强烈感情,做到了以情写景,以景抒情,更增添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