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诗歌散文 > 现代诗

多尔玛托夫斯基诗歌《没有不美的女人》原文及赏析

2020-12-17 16:36:07

  〔俄—苏〕 多尔玛托夫斯基

  没有不美的女人,

  美——是她们走进生活的序曲。

  但人们对美常常冷漠,不知珍爱——

  无情地将它扼杀窒息。

  没有不美的女人。

  是我们把皱纹刻到她们脸上去,

  如果男人不可信赖,

  态度暴躁而粗俗。

  让她们幸福十分艰巨,

  使她们不幸十分容易,

  苗条妇女顿时变得矮小——

  如果心地猥劣,虚情假意。

  而我们宠爱的女人何等光艳,

  鲜丽夺目,堪赞堪歌!

  我们像是雕刻家一样

  用粗壮而温柔的手将她们雕塑。

  (乌兰汗 译)

  多尔玛托夫斯基(1915—)三十年代成名的苏联俄罗斯诗人,生于律师家庭。1933年响应共青团号召,参加修建莫斯科地铁工程。参加过卫国战争。长诗《杳无音信》是多尔玛托夫斯基优秀战争题材作品,受到较高评价。实际上,他于1930年开始发表诗作,1934年就已出版第一本诗集《抒情诗》。且由于诗集《明天之歌》获1950年度斯大林文艺奖金。

  诗体小说《志愿者》是多尔玛托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在六十年代初发生于苏联诗坛上所谓的“自由派”及“传统派”争论中,他属于典型的“传统派”,曾以组诗《我们的时代》确定自己立场。他还是著名的歌词作者,代表作有《列宁山》、《假如全世界的青年……》等等。七十年代以来他的诗以国际政治题材为主。

  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面临深崖,迎茫茫苍穹、遒劲罡风而立,以笔作锋,剖心而誓:没——有——不——美——的——女——人……

  这就是读完这首诗的感觉,粗犷、豪放、毫不掩饰。整首诗仿佛是一座刀砍斧凿而就的雕像,坚强、挺拔,让我们联想起作者本人。

  一步入诗章,诗人就以极其直率的笔调写道:“没有不美的女人/美——是她们走进生活的序曲。”继而笔锋一转,“但人们对美常常冷漠,不知珍爱——/无情地将它扼杀窒息。”诗人将“美”称作女人“走进生活的序曲”,可见作者不仅认为她们都是“美”的,而且还是踏着这种“美”“走进生活的”。但是男人对她们的不珍爱又使作者为之感到气愤和不平,相继用“扼杀”和“窒息”两个词来展示内心的情感。至此,全诗的基调已定,算是诗人给诗戴上了属于它那自己的“帽子”。但诗人并不急于为它“着装”,而是稍作停顿,感情积蓄着,等待着再一次爆发。

  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再次写道:“没有不美的女人”……“以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恋之情。在这一段中,作者采用倒装句式,将四句诗中因果关系的“果”放到前边,并强调“是我们把皱纹刻到她们脸上去。”随后将“因”一带而出,并连用“不可信赖”“暴躁”、“粗俗”等词刻画那些不知道珍爱女人的男人的形象,正是他们破坏了女人的“美”,正是他们这种恶劣的秉性和态度造成了女人不“美”的根源。

  第三段,作者用了两个结构十分相似的对比句,“幸福”与“不幸”,“艰巨”与“容易”,让人不觉为之思忖:何为“艰巨”,何为“容易”? 顺着诗句往下看去,又是一个因果关系倒置的句子:“苗条妇女顿时变得矮小”,此为“果”。“如果(男人)心地猥劣、虚情假意。此为“因”。在这里,作者所用词语含义更深。若说上段的暴躁而粗俗还仅指秉性和教养而言的话,那么“猥劣”和“虚情假意”简直就是令人发指的恶劣品性。作者尖锐地指出这恶劣的品性足以使“苗条的妇女顿时变得矮小”。感情色彩极其鲜明,短短两句,顿使人明白“艰巨”之何在。这时,作者已将“着装”工作进行到七八分了。就在这种情感将到激昂之时,诗人的笔调再次转动,转而热情洋溢地描画处于“宠爱”之中的女人。她“光艳”照人,“鲜丽夺目”及至“堪赞堪歌!”

  由极怒到极赞,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容光焕发,满面幸福的女人,爱心满怀的注视着我们的眼睛,作者以感触颇深的笔调写到:“我们像是雕塑家一样,用粗壮而温柔的手将她们雕塑。”关怀,爱护,感念之情充溢于表。粗犷刚硬的笔调全化为一腔柔水,缓缓由笔中注出,令人不能不为之动情。全诗“着装”至此全部完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刚柔相济的雕像,一座完美的雕像。

  作者是六十年代苏联诗坛上典型的“传统派”诗人。感情真挚,热情奔放,他诗歌中的主人公曾多半是现代青年,工人,边防战士及社会新人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等问题逐渐提上社会日程。他的诗合着时代的脚步,于热烈奔放中颇含理性色彩,深刻含蓄而令人难忘。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