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念
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
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
一点亲密的意义,一股火,
一缕缥缈的呼声,你是什么?
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
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
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
呵,横暴的威灵,你降伏了我,
你降伏了我!你绚缦的长虹——
五千多年的记忆,你不要动,
如今我只问怎样抱得紧你……
你是那样的横蛮,那样美丽!
【导读】
我爱我的中国
闻一多所言的“一个观念”,就是爱中国。
作者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与祖国的距离,在第一节中,他连着用七个比喻,让读者具体地了解“一个观念”的魅力:“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一点亲密的意义,一股火,/一缕缥缈的呼声。你是什么?”
祖国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她的“隽永的神秘”在外人听来,反倒如“美丽的谎”。作者不屑过多解释。她“倔强的质问”自己的儿女:这话如“一道金光”,让炎黄子孙猛然清醒。祖国的爱,就是那“一点亲密的意义”,意义里蕴着“一股火”。这一连串的比喻,璀璨夺目,一往深情。
作者不怀疑祖国对儿女的爱:“这因缘一点也不假,/我知道海洋不骗他(它)的浪花。”如果官员们都能为这句话落泪,那么中国会腾飞得更高。
诗人接着想到,既然“我”是祖国的孩子,既然“我”只是乐曲中的某个“节奏”,那么就应该与整个乐曲——整个中国——共命运,而“不该抱怨歌”。
中国“五千多年的记忆”(即五千年的文化)如“横暴的威灵”,如“绚缦的长虹”,“降伏了我”。于是,诗人把祖国母亲“抱得紧”,含着笑,也含着泪。
赏析
自《死水》始,诗人由精神上的浪漫主义和语言上的唯美主义,转向于“浪漫诗情与理智思考”(沈从文)的兼容及将主观情绪客观化、具象化的象征主义,笔锋直指时代的噬心语境,抒情调式沉郁顿挫,如同喷发前的火山,外冷内热,忧愤深广。而就主题而言,在这个集子中,《一个观念》又是一个另类,因为它所蕴含的由历史、文化、传统构成的家国意识,不仅关涉诗人与其时代的特殊境遇,而且也关涉当代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全诗以一个突兀而奇诡的设问开篇,并赋予了“你”即“一个观念”不同的样态:“隽水的神秘”、“美丽的谎”、“倔强的质问”、“一道金光”、“亲密的意义”、“一股火”、“缥缈的呼声”。的确,虽然此诗的题目带有纯粹理性的意味,但谁又说得清“你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历史的悖论,又是一个文化的悖论,语言的张力由此而产生,诗意也由此而产生。同时,这种三音步句型的持续推进所营造的迫切气氛,又颇似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前奏,激越、冷峻,如一排巨浪扑面而来,让人无从回避。
紧接着,诗人没有直面回答“你是什么”,而是以一种自省的口气坦陈着一个人的宿命“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是的,一个人既是社会的一员、历史的一页,也是文化的一分子、传统的一分子。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仅要接受地域、家族、个人禀赋、现实政治的宰割,其命运也必将受到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他更多的是承受,而不是选择。诗人自美回国,面对着“这不是我的中华”的残酷现实,思想感情充满着更复杂的矛盾,内心压抑而沉重。但他是一个“靠理智控制比情感的驱遣多些”(梁实秋)的诗人,他有怨,却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的怨;他有爱,却不是不加选择的爱。对于自己的祖国,对于祖国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他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所以,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面对个人的宿命,他才会写出这样亦怨亦颂的诗歌。
诗人直抒胸臆,祖国这个观念,对他来说最确切的就是“五千多年的记忆”,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而这历史文化像“横暴的威灵”神力无比,不容分说就把“我”的整个身心紧紧地吸引住,使“我”来不及思索就“降伏”在了她的脚下;这历史文化又像“绚缦的长虹”,光彩夺目,深深地打动“我”的心灵,使“我”身不由己地心悦诚服,感到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能与她媲美的东西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降伏”了诗人,于是,诗人希望她“不要动”,希望“抱得紧”她,诗人要尽情地欣赏、拥抱具有无限魅力的无比优越的祖国文化。诗中的“一个观念”,实际上是他理想的爱国观念,透过《一个观念》可看到诗人水晶般纯洁而明亮的内心世界和那颗搏动着的中国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