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回忆之星。
可是细雨缠绵下
多少事让人回忆。
甚至还让人想起
我母亲的母亲
伊丽莎白写的信,
在屋顶下的角落
塞了多少年
早已发黄变脆
随时会化掉,象雪。
时间那么遥远,
脚步必须放轻。
信悬于一根看不见的白发,
颤抖,象白桦树枝在风中哭泣。
我问自己
“你的手指那么长
能弹已成回音的琴键:
寂静的力量那么强
能把音乐带回声源
再传回给你
就象传给她?”
但是我还得拉着外婆的手
领她穿过那么多她不懂的东西;
我迟疑。雨依旧打着屋顶
那声音象怜悯的笑,很轻。
(赵毅衡 译)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场面——一个漆黑的夜晚,细雨霏霏,好似缠绵低语。面对窗外的细雨, 静听雨幽咽,经历过曲折的诗人克兰思绪纷乱,诗思泉涌,他想到了过去,想到了外婆,想到了昔日美好的时光……
由于父母的离异,少年克兰的心灵被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他的生活历程便是从这痛苦之中开始的。痛苦之后再回忆过去,诗人的心怎能不为之震颤?克兰曾有过美好的生活,外婆写来的信便是美好的象征,幸福的象征。然而,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一切都已被阴云湮埋。对于诗人,过去的幸福已变得虚幻飘缈, “信悬于一根看不见的白发,/颤抖,象白桦树枝在风中哭泣。”但是,诗人仍然在寻觅它, 以求得心灵上的慰藉。虽然历经苦难,他仍未沉沦,仍然在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宁静。那“回音”、那“音乐”,是诗人的追求,更是他对过去的怀恋,他忘不了“声源”。勇敢的诗人敢于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外婆的信对于诗人只是一种寄托,并没有为他指出一条现成的人生之路, 因此,他要自己去撞,去创造外婆不曾知道的东西,去走外婆不曾走过的道路,去经历外婆不曾经历的苦难。
《外婆的情书》是克兰第一首获得成功的诗,发表在一九二○年的美国《日昝》杂志上。当时,诗人只有二十一岁,就在这二十一年中,诗人却已经体验了人生的所有酸甜苦辣。果树农场的单调生活、荒凉的大自然的启迪,一齐涌上他的心头。人生路漫漫,何处是尽头?回忆是甜美的,面对未来,诗人的心却又在颤抖, “我迟疑。雨依旧打着屋顶,/那声音象怜悯的笑,很轻。”这复杂并且有些矛盾的心理多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回忆自己的一生, 然而,它却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诗人的自我歌吟。人生的艰辛如历眼目。文明的美国啊,你是否能够团圆一个诗人的幻梦?
全诗形象绮丽,色彩优美,借物抒情,建构了一个特定的抒情氛围。这一切都融汇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与高超的诗艺。全诗在矛盾中展开,回忆与展望对比鲜明,轻快的节奏中蕴含着沉重的内容,乐观中总带着淡淡的忧伤。这种矛盾一直伴随着诗人,到后来,绝望占据了上风,致使诗人在青春壮年投身大海。
(蒋登科)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