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腾起你尖尖的松针,
把你巨大的松针
倾泻在我们的岩石上,
把你的绿扔在我们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盖我们。
(裘小龙 译)
在美国文学中, 凡提到意象派时,就不可能不提到H·D (希尔达·杜利特尔); 凡对这个具有开创意义流派的代表作进行举隅时,就不可能不举艾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另一首则必然是杜利特尔的《奥丽特》。她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意象派”,是“唯一的一个自始至终坚持意象派原则的诗人。”因此,她的诗歌极具有典型意义,意象派的各项原则在她的诗中都有所体现。
《奥丽特》这首诗的典型意义首先表现在其意象的创新上。传统诗歌都把意象看作是创作的重要要素之一。一般人所说的意象主要是指通过明喻或是暗喻的手段将两个相似的事物联在一起,使之在心里产生联想作用。而意象派却赋予意象新的、特定的含义。按照庞德的话来说,意象即是“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这即是说,在意象形成时,不是单纯将两件事物进行比较,而是充分地去把握客观对象的感性特征,并通过直觉在瞬间将主观的感受与客观对象的感性特征溶为一体,包纳在同一个意象之中。这样,意象就有了新的含义: 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特征,既表达了客观也体现了主观,在表达主观的同时也对客观进行了描述。由于意象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特征,因而主观感受在诗中不是以赤裸裸的概念、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声、形等方式形象地传达出来;相应地,在对客观对象进行描写时,也不是单纯地写景状物,其中也渗透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意念。 《奥丽特》一诗不仅是对意象派这一理论的最好实践,也是它最准确的注释。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这首诗是在单纯地写景,景色优美然而缺少内蕴。初看是这样,可是一旦当我们进入诗中,对它进行玩味品评时,得出的结论则不同了。这首诗中主要的意象是松林和大海,全诗围绕这两个意象而展开,并由此获得了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的感官效果:“翻腾”让人听到大海或是松林的啸声; “绿”以及“池水似的杉”等描写让我们看见了蔚蓝色的大海和郁郁葱葱的松林;而“尖尖的松针”在水中翻滚,不禁让人感到肤肌上的阵阵刺痛。然而这两个意象并不仅仅是在对松林和大海进行客观的描述以取得特定的感官效果,在表层的描写后边也隐藏有丰富的内涵, 即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壮丽的景色面前的陶醉和赞叹,在自然展现的蓬勃生命力面前感到的新奇和受到的感染, 以致她愿意为自然的美所征服,让它“覆盖我们”,让自然与我们最终溶为一体。从这里可以看到,松林与大海这两个意象在对客观对象进行生动描写的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在《奥丽特》一诗中,诗人对意象的创新还表现在意象的重叠使用上。重叠使用意象也是意象派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指在一个意象上重叠着另一个意象, “就象一堆照相底片,它们仿佛一张叠在一张上边。” (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一首诗中的所有意象溶化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混合体, 同时具有几个意象的特征。正是在这些意象的相遇点上或者说是“熔化点”上,诗才被燃得“光彩夺目”,“生意盎然”。在《奥丽特》中,松林即是大海,松涛即是大海的波涛,可以翻腾,可以倾泻,可以覆盖岩石;而大海也就是松林,起伏翻腾的是松针,是绿色和杉树;这两个意象完全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彼此。而“奥丽特”——这位林中仙女又与诗中这两个意象溶为一体,既是松林又是大海;她或是摆动长发或是掀起绿裙,婀娜起舞或是兴风作浪,发出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正是由于几个意象的重叠使用,这首诗才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正如诗人在自己另外一首诗中总结的那样, “在光谱的这一点上/所有的光线都成为一种/是白色的,而白色不是颜色/……而是全色: /那里火焰混合/翅膀相遇,那时我们得到/完美的弧线。”(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
意象交溶技巧的采用使《奥丽特》全诗成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人们体验到的是整体的美而不是某一个词、词组或句子给人的印象。这样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内聚力,除了贯穿全篇、活力无穷的意象外,再容不下那些“冗词赘语”。因此,杜利特尔的诗总是被人誉为“象大理石般的纯洁、硬朗”。《奥丽特》一诗更是简洁、凝炼、精确,一扫浪漫主义后期诗歌那种软绵绵的、感伤的、甜腻而又矫揉造作的腔调。
(廖宛虹)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