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这是一首细致描写少女青春萌发期微妙心理的小词。
这个少女咬字不大清楚,有讹误;说话也不成句,藏头缩尾。原本口齿伶俐的人怎么会突然间说话吞吞吐吐呢? 一个“娇”字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这个少女是因为娇羞才如此说不清道不明的,撒娇,这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为了讨人喜爱常采取的手段。羞怯是从天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情态。虽然她说的啥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这应该与她“梦多情”有关。
春天来了,草木萌芽生长,万象更新,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人到春天也会萌生出奋发向上,一展身姿的愿望。刚到青春期的少女情绪更昂扬激动,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巨大的冲动力,一种渴望,一种追求。美好的梦境是实现渴望、满足追求的理想场所。所以“春阁梦多情”是极自然的事。不过词中少女似乎还稚嫩些,还不应该梦多情。然而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她早晨起来,乌黑如云的发鬟坠了下来。为什么会如此零乱,如此疲倦呢? 最好的解释当然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困极而睡,连梦多情。二、三句的“未应”与“何事”前后呼应,以题代答,真假虚实,婉转含蓄。造成这一迷离情境的还是这个少女自己。梦朦胧,情朦胧,她如何说得清道得明? “多情”为多情人、意中人。但以这个少女的体会来看,“多情”具有不确定性,在这里只能表示复杂而朦胧的情感,青春觉醒期的微妙心态。她既不是明确地相中爱上了哪一个具体的青年,也就不能清晰地梦见那个思念的对象。
说她不是对某一个具体的爱恋对象日思夜梦,从下半阕也可找到证据。你看她在春光明媚的花园里荡起彩绳拴的秋千,身轻若飞,追逐着轻灵的小燕,玩得多么痛快,多么开心!再看她玩累了,在红漆花窗下睡着了,连窗前树枝上黄莺不停地鸣叫都听不到,睡得那么香甜,那么放心! 苦相思的重负还没压在她的心上,所以她既玩得开心,又睡得放心。这分明是个孩子,不懂得梦中寻人的小孩子,哪里象被相思折磨,为爱情而苦恼的热恋中的姑娘?
作者恰如其分地描画出将脱稚气而步入青春之门的少女,春情萌动时的心态。通过娇声讹语、多梦鬟倾、身腾彩索,睡不闻莺等语言、容貌、动作、心理描写,一个既娇又憨、可笑可爱的十四、五岁少女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词中一切描写都是这个少女青春萌发期微妙心态的反映。可是作者在结尾处却故作扑朔迷离之笔,称“困人天气近清明”,显得轻松幽默,风趣生动。这好象是替少女回答,又如同为少女辩白——这一切都是由于恼人困人的天气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