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你叫我一声儿你只是不应,其实你不等我说就叫我才是真情。背地里只有你共我还推甚么佯羞佯怯?你口儿里不肯叫,想是心儿里未必疼。你若是有我的在心里也,为什么开口难得紧?
刘效祖在官场上失意,后来退居乡里。他以诗文词曲寄托情怀,其中尤以散曲最为有名。
这是明代曲作家刘效祖用《挂枝儿》这一当时流行的曲牌写的一首小令。写的是一个女子在初次幽会时,对于羞怯的连叫对方一声儿的勇气都没有的男子的指责嗔怪,表现了这位女主人公对于爱情大胆炽烈地追求,泼辣、坦诚的性格。
一对恋人初会于花间月下,总是男方向女方主动表示钟爱之情。而曲中的这个男子却恰恰相反,当女方主动暗示甚至明言“教他”“叫我一声儿”,他都“只是不应”。这怎能不引起女方的着急和气恼呢? 于是,一连串的嗔责象连珠炮似地吐了出来。首先是指责这个男子在“只有你共我”的“背地里”,还“佯羞佯怯”地忸怩作态。并且点破了其“真情”——“其实不等我说就叫我”,那样迫不及待。写这男子的表现“佯羞佯怯”四字,既是女主人公坦诚性格的表现,又是作者对假道学的讽刺。最后两句是通过反问那男子是否心口如一,将嗔怪升级,口里不肯叫,就是心里不疼爱;如果心里有我,那么为什么“叫我一声儿”就那样难于开口呢?
这首小令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手法,以女主人公嗔责对方的口吻,紧紧抓住那个男子的不肯开口“叫我一声儿”,又接连写出“只是不应”、“佯羞佯怯”、“不肯叫”、“开口难得紧”,既形象地描绘了那男子在幽会时的憨态和笃实内向的性格,也反衬出女主人公对恋人的炽烈真切的爱情和爽朗泼辣的性格。这一写法具有“一箭双雕”之妙。
相关推荐